无锡市外办2018年工作打算
时间:2018-01-03 10:35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市外办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索引号 | 014006796/2018-00002 | 发文日期 | 2018-01-03 | 公开日期 | 2018-01-03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无锡市外办 | 公开形式 | 网站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
有效期 | 长期 | 公开程序 | 部门内部审核后公开 | ||
主题 | 对外事务--外事 | 体裁 | 其他 | ||
关键词 | 公文,报告,行政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述 | 2018年,市外办坚持以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的部署要求,紧扣服务中央总体外交和无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面支持推进全市社会各界的对外交流合作,努力在... |
2018年,市外办坚持以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的部署要求,紧扣服务中央总体外交和无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面支持推进全市社会各界的对外交流合作,努力在工作上求创新求突破求成效,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锡外事工作实践的崭新篇章。
(一)围绕努力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的现代产业新高地,勇当服务经济发展的“先锋队”
一是进一步发挥外事优势,通过外国驻沪总领馆等对外渠道,重点围绕集成电路、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加强对欧美等发达国家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交流推介,为我市推进创新驱动核心战略、产业强市主导战略急需的人才引进、技术、项目合作提供实质性服务。
二是围绕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为引领的转型发展要求,着力推动本土中小企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企业参与国际产业链竞争。
三是及时贯彻落实中央在外事方面支持赴外开展经贸合作的政策,积极做好出国(境)团组报批、协助引进人才技术管理等服务工作。
(二)围绕努力创造民生幸福、百姓充分认可的全面小康新生活,甘为服务企业群众的“贴心人”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发挥企业家作用相关文件精神,注重发挥市APEC商务协会的职能和作用,为更多“走出去”投资创业的企业家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二是切实加强与外交部、市相关部门协调合作,做好领事保护工作,切实维护我市在外企业和人员的合法权益。
三是主动到基层企业开展邀请外国人来华、领事保护知识普及工作。继续加强与港澳地区的交流合作,跟踪服务在锡港澳投资企业。
(三)围绕努力营造体现传承、彰显时代精神的社会文明新气象,善做展示城市国际形象的“宣传员”
一是积极借助外国驻沪总领馆、我市友城举办的国际性会议、国内外新闻媒体、赴外友好交流团组等平台和渠道,扩大对无锡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发展战略的外宣。
二是继续深化与各国际友城间的人文交流,积极协助联合市相关部门举办文化、艺术、教育、体育等交流活动。激发友协活力,扩大民间对外交流合作领域,创新合作形式。精心筹备,认真组织第九届无锡市国际友城交流会和2018无锡国际赏樱周活动,提升无锡的国际美誉度。
三是配合市相关部门打响我市吴文化和工商文化在国际上的品牌影响力,有效宣传无锡良好的社会文明程度、优秀的社会治理水平,说好无锡故事,彰显人文魅力,扩大国际影响力。
(四)围绕规范管理优服务、强化职能统筹外事管理,切实当好全市重大外事活动的“领头羊”
全面承担起外事工作的牵头、组织、协调作用。
一是统筹全市重大外事活动的举办。
二是统筹市领导出访的安排及报批。
三是统筹全市因公出国(境)的组织报批、总量控制、审核把关、宽领域服务和出访成效的后续跟踪。
(五)围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拓展渠道开展对外合作,筑牢推进沿线合作的“桥头堡”
一是继续重点拓展和深化与沿线知名度较高、经济发展潜力大、社会比较发达的区域中心城市务实交往,促进友好关系,搭建平台,为推进合作提供有效支持。
二是通过我驻外使领馆等渠道,进一步促进无锡与沿线国家城市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交流合作。
三是发挥外事优势,继续加强对柬埔寨西港特区、埃塞俄比亚阳光集团毛纺产业园等我市在沿线国家重要投资项目的支持服务力度。
(六)围绕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提供坚强保证,定准新时代外事发展的“导航仪”
一是在全办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二是继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机关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干部作用。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三是坚定不移抓好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形成风清气正和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关闭窗口